《中国经济周刊》 记者 张璐晶—胡志明市连线报道
2007年越南正式插手WTO,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迸发,在此布景下,越南对外资优惠政策连续出台,加之劳动力成本低廉等要素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。越南,被视为中国企业“走出去的桥头堡”。有统计,2007年前后,有400多家中国企业进入越南淘金。
到2014年,中国曾经持续10年成为越南第一大商业伙伴。现在,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国,占其进口总额的1/3,同时中国仍是越南出口的第四大国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第20期封面。【封面故事】中国企业在越南
“到越南去投资”,2000年前后,就成为中国一些企业的抢手选择。
本年5月中旬,越南国内涉华和烧勾当发生后,在越中国企业及其情况等成为中国高度关心和关怀的核心话题。
中国企业在越南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。力帆、隆鑫等中国品牌的摩托车曾一度占越南市场80%份额;吹风机、电熨斗、电磁炉等中国小家电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;“中国建筑”在越南工程承包市场具有品牌效应……
在越中国企业有哪些?它们方才履历了如何的惊心动魄?现状若何?对于明天,它们有何筹算?